傳統酒吧在極大程度上依賴紙質化的單據記錄客戶的消費信息、核算營業額等。為了加強日常管理,提高運營效率,酒吧將逐漸重視信息化管理系統帶來的效益。例如,利用移動互聯網科技,酒吧可實現從下單到結賬的全流程線上化,方便管理者在后臺查詢酒吧的實時運營情況;利用管理系統記錄酒水進貨、存放與出售的情況,可方便管理、核對庫存數量,及時調整進貨及銷售策略。
酒吧通過打造以電影、美食、藝術等為主題的經營模式,吸引消費者的眼球。例如,以電影為文化的酒吧,可通過打造不同主題的電影夜(可根據電影題材或電影年代而定),吸引消費者前來一邊飲酒、一邊觀賞電影。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有助于酒吧行業的升級轉型,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與發展動力。
2023年中國酒吧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資料圖】
近年來,手工制作的啤酒、葡萄酒和高級雞尾酒在酒吧/酒館很受歡迎。國內消費者認為,提供游戲、超大屏幕電視、現場音樂和酒吧食品的地方更符合潮流。根據行業信息,在可預見的未來,酒吧經營者創造性地為顧客創造一個快樂和活潑的環境的概念將繼續主導市場。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品質生活和產品,因此他們對優質酒精飲料和服務的需求將顯著推動這一趨勢。
現在酒吧進入紅海市場,競爭分散。酒企有自己的啤酒技術優勢和品牌優勢,但在酒吧業務方面,酒企是跨行業的。企業高端布局進入白熱化階段,高端產品不斷推出,企業品牌矩陣不斷完善。引入酒館是高端啤酒品牌的一種體現。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酒吧連鎖行業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各種類型的酒吧在酒類零售,包括啤酒零售中會占據一定的比重。
為了延長酒吧的經營時間段,滿足消費者對飲食的需求,規模較大的酒吧可分隔出部分區域,用于提供餐飲服務。這類型酒吧可從晚餐時段開始營業,客人用餐完畢后,可移步至酒吧區域進行二次消費。在顧客需補充能量時,可在酒吧區域進行菜品下單,餐廳廚房備菜完畢后,及時送到顧客所在的區域。酒吧與餐廳的融合刺激了顧客單次到店的多次消費,從而提高客單量,是酒吧行業未來的發展重點。
目前,我國酒吧連鎖行業正在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具有明確的主題、文化底蘊和多樣化商業模式的酒吧較受消費者歡迎,經營效益較好且利潤豐厚。而依靠傳統經營模式的酒吧經營效益較差,接連出現“閉店潮”,經過行業的不斷洗牌,酒吧行業連鎖品牌酒吧的市場份額將不斷擴大,品牌優勢逐步凸顯。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國酒吧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酒吧是指提供啤酒、葡萄酒、洋酒、雞尾酒等酒精類飲料的消費場所。按照服務內容的不同,酒吧大致可分為主酒吧、娛樂型酒吧、休閑型酒吧、俱樂部及沙龍型酒吧、服務型酒吧、宴會型酒吧、酒廊、多功能型酒吧、主題酒吧。酒吧文化是一種新型的娛樂文化,同時,現代的酒吧文化還代表著由消費群體所形成的消費文化。酒吧行業競爭分析指出,酒吧在18世紀初的歐洲已漸成氣候,光是在倫敦數量就達到3000多家。至今酒吧在世界各地城市已經是常見的休閑娛樂場所。
從產業鏈來看,酒吧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是酒水飲料、餐飲設備(如冰箱、制冰機、咖啡機等)行業、電子產品(如舞臺燈光、音響等)行業,酒吧上游原材料價格的變化,直接關系到酒吧企業產成品的制造成本,而制造成本的變化,又對產成品出廠價格的變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酒吧行業競爭分析指出,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升將會給酒吧企業帶來一定壓力,使企業的利潤有所下降。
從城市分布看,一線城市將逐漸飽和,市場將逐漸下沉,向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酒吧連鎖主要將分布于三線及以下城市,其占比將達53.25%;二線城市將成為我國酒吧連鎖行業重要收入來源,其占比將達54.43%。從中國關注酒吧用戶年齡分布來看,95、00后的用戶成為關注酒吧最多的群體,且占比遠超過其他群體,占比高達56.68%。一線城市將逐漸飽和,市場將逐漸下沉,向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下沉。數據顯示,到2025年,我國酒吧連鎖主要將分布于三線及以下城市,其占比將達53.25%;二線城市將成為我國酒吧連鎖行業重要收入來源,其占比將達54.43%。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酒吧已經進入紅海市場且競爭分散。隨著消費模式的不斷升級,摒棄了喧囂嘈雜的傳統酒吧,一些更具創新性的特色酒吧契合了年輕人群追求新鮮潮流的心理,日益成為年輕消費人群的新選擇。
本報告對中國酒吧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酒吧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國酒吧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