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行業市場多大?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嚴峻。2021年,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9638.2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2098.49立方米/人。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我國處于輕度缺水的狀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來水是指通過自來水處理廠凈化、消毒后生產出來的符合相應標準的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生活用水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經過沉淀、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后通過配水泵站輸送到各個用戶。
自來水是經過多道復雜的工藝流程,通過專業設備制造出來的飲用水。自來水的處理過程如下:首先必須把水源從江河湖泊中抽取到水廠(不同的地區取水口是不同的,水源直接影響著一個地區的飲水質量);然后經過混凝、沉淀、過濾、送入清水池并進行消毒后,由送水泵高壓輸入自來水管道,一般主管道使用預應力砼管、鋼管、PE管、球墨鑄鐵管等管材;最終分流到用戶水龍頭。整個過程要經過多次水質化驗,有的地方還要經過二次加壓、二次消毒才能進入用戶家庭。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自來水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自來水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供水總量在2013年達到峰值,之后隨著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省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出臺,供水總量增速開始緩慢下降。近幾年,全國供水總量保持基本穩定,平均年變化幅度保持在±1%左右。2022年6月15日,水利部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水資源公報》(下稱“公報”)。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供水總量和用水總量均為5920.2億m3,比2020年有所增加。用水效率進一步提升,用水結構不斷優化。
我國自來水生產與供應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1647家,同比2019年增加48家,企業總資產為13609.93億元,同比增長5.2%。近年來我國自來水生產與供應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逐年增長,我國自來水生產與供應規上企業營收為2466.89億元,同比增長7.6%,利潤總額為195.69億元,同比增長21.57%。
多年來,我國水供應基本上達到供需平衡。在節水社會的倡導下,我國人均用水量持續下降。從需求結構看,農業用水一直是用水需求最大的產業,往往超過60%。其次是工業用水,需求占比約20%,第三用水需求是生活用水,最后生態用水。從占比變化趨勢看,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的需求占比逐漸增大,而工業用水的需求占比逐漸減少。2021年,全國用水總量為5920.2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為3644.3億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61.5%;生活用水占用水總量的15.4%;工業用水占用水總量的17.7%。
隨著我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各省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出臺,2011-2020年我國供水總量整體呈下降趨勢,據統計,2020年我國供水總量5812.9億立方米,占當年水資源總量的18.4%。
全國人均綜合用水量411.74立方米/人,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當年價)用水量57.2立方米。我國用水量與供水量同樣是5812.9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863.1億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14.9%;工業用水1030.4億立方米(其中火核電直流冷卻水470.3億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17.7%;農業用水3612.4億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62.1%;人工生態環境補水307.0億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5.3%。
自來水凈水器普及率為美國和歐洲90%,日本80%,韓國95%,而中國只有5%。一線城市普及率中,上海18%,廣州10%,深圳8.5%,由此可見,我國未來自來水凈水器的成長空間巨大,市場前景誘人,預計未來5年,在中國自來自來水凈水器擁有幾千億的市場規模。
廣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堅持以創新不斷提升供水保障能力,確保將“放心水”“優質水”輸送到羊城千家萬戶。2019年,廣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攜手浪潮通軟打造“天上有云、地上有格、中間有網”的智慧供水云平臺,為廣州市中心城區供水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并成功入選住建部2022年智慧水務典型案例。平臺自投入運行以來,廠站運行成本下降 2600 萬元/年,網格作業效率提升50%,40項客戶服務全面線上辦理,實現用戶滿意度達到90.90%,全面提升了管理運營效率、終端客戶服務水平,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從需求結構看,農業用水一直是用水需求最大的產業,占比超過60%。其次是工業用水,第三用水需求是生活用水,最后生態用水。從占比變化趨勢看,生活用水和生態用水的需求占比逐漸增大,而工業用水的需求占比逐漸減少。2020年,農業用水占用水總量的62.1%、工業用水占17.7%、生活用水占14.9%、生態用水占5.3%。
水利部制定《“十四五”農村供水保障規劃》,固底板、補齊短板、鍛長板、強管理,通過“十四五”的努力,把農村供水的自來水普及率由現在的83%提升到88%,飲水標準、供水標準也進一步提高,滿足鄉村振興的需要。
從我國自來水生產和供應行業內的企業營收、技術水平和盈利水平上來看,首創環保和碧水源的綜合實力處于業內第一梯隊,其次重慶水務、興蓉環境等企業同樣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三達膜、順控發展、國中水務等企業處于第三梯隊。
目前,全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8%,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3%。萬人工程水源保護區全面劃定,千人以上工程已基本實現收費全覆蓋,農村供水保障程度得到提升。
下一步,農村人口飲水問題依然需要持續鞏固,確保農村居民長期穩定地喝上安全水、放心水。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發展保證了農村人民的生活用水需求,有效解決農村農業生產所遇到的缺水問題,與此同時還可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促進人民精神文化建設,改善生態環境。
自來水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未來,中國自來水行業將繼續發展。根據《中國水利和供水行業報告》(2020年),中國自來水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1.75萬億元,年均增幅約為7.3%。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推進,中國自來水行業將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更大的市場規模。
因此,中國自來水行業市場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未來發展趨勢也將繼續看漲。政府將繼續加大對自來水行業的投資,改善水質和供水量,推動自來水行業的發展。此外,隨著科技的進步,中國自來水行業技術也將不斷提升,從而更好地滿足民眾的需求,進一步拓展中國自來水行業的市場規模。
未來我國水務行業將保持穩健增長。2010-2020我國規模以上水務企業銷售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12.92%,結合我國水務行業發展現狀及規劃,如果以10%的行業增速對我國規模以上水務企業銷售收入未來5年進行預測,預計到2026年,我國規模以上水務企業銷售收入有望達5625億元。
隨著城市用水價格上調政策的施行,中國自來水生產和供應產業巨大的市場前景已是有目共睹。展望未來,我國供水工程建設空間巨大,其中尤其是鄉建成區、村莊地區以及廣大中西部農村地區?!秶夜澦袆臃桨浮分刑岬轿覈Y源節約和循環利用將向世界先進水平發展,我國自來水生產和供應也將提高節約和循環利用水平。
自來水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自來水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自來水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自來水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