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工業互聯網正融入千行百業,不斷加快規?;l展步伐。當前,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等數字技術手段與傳統工業模式加速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深度重構全球產業模式。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30日,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總量達2590億。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
(資料圖)
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大關,已建成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150家,工業設備連接數量近8000萬臺(套)。
2023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前景及規模分析
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支撐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2022年,全國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8.6%和77.0%,標志著我國產業數字化轉型明顯提速。目前,全國35家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工業設備超過8500萬臺套,累計服務企業936萬家次。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鏈接,推動形成全新的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成為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依托、重要途徑、全新生態。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分析
當前,全球工業互聯網正處在產業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瘮U張的窗口期,發達國家圍繞核心標準、技術、平臺等加速布局。美、德兩國保持領跑,日本、韓國、法國、印度、巴西等國紛紛加快追趕步伐。美國將工業互聯網作為先進制造重要基礎,其主導的工業互聯網聯盟,匯聚了38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家企業,正試圖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樞紐。德國將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工業4.0關鍵支撐,集聚龍頭企業推進標準、開發、試驗等工作,已成為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兩大陣營正在加快雙方對接,實現強強聯合。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全球競爭焦點,呈現井噴式發展,目前已超150個??鐕揞^積極打造“國際品牌+高端產品+先進平臺”立體新優勢,通用電氣Predix平臺覆蓋風電、航空等領域,集聚2萬開發者,已開發160種APP。
工業互聯網是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鏈式發展“上海模式”則讓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更順暢。在鏈主帶動下,行業內中小企業的轉型門檻被降低,協同效率提升,整條產業鏈上不斷涌現出新的數字化轉型場景,在整體上提升了產業競爭力。
2022年,我國工業互聯網規?;l展加快,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1.2萬億元?!?G+工業互聯網”是加速傳統產業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支撐,5G全連接工廠是“5G+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具體應用場景。隨著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深入推進,“5G+工業互聯網”已成為我國5G規模商用和產業數字化的“新名片”,而5G全連接工廠目前也在快速發展中。
從政策角度,工業互聯網仍然是熱點:連續六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地方政府高度關注,自2023年1月以來,25個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工業互聯網,22個省級政府工作報告對工業互聯網2023年規模發展做出政策部署。
目前,國內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248家,“雙跨平臺”29家。工業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助力制造業、能源、礦業、電力等各大支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培育8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遴選381個試點示范項目。根據中國信通院預測,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預計2025年破2萬億,2021-2025年均增速近19%。
工業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高速發展期,“十四五”時期每年增加值超萬億元規模。工業互聯網未來有三大熱門領域,分別是智能硬件、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應用場景的工業企業。我國工業互聯網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已從概念的普及進入實踐的生根階段。其中,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尤為迅速,中國本土涌現出近百家互聯網工業平臺。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國內消費趨勢更加多樣化、國際環境有很大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中國制造業正在尋求獨具特色的轉型升級之路。據麥肯錫調研報告顯示,工業互聯網在2025年之前每年將產生高達11.1萬億美元的收入;據埃森哲預測,到2030年,工業互聯網能夠為全球帶來14.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
欲了解更多關于工業互聯網行業的市場調研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