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非常重視先進陶瓷材料的研發,在重大計劃中專門設立研究項目,“973”、“863”計劃中均有針對先進陶瓷材料的立項。國內的先進陶瓷體系不斷拓展,制備技術不斷豐富與進步,應用領域也從單一的軍事、航空航天推廣到環保、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更為廣泛的民用市場,陶瓷材料也從結構陶瓷、功能陶瓷向結構——功能一體化發展。
在全球數百億美元的先進陶瓷年銷售額中,中國銷售額僅占1%~2%。因而,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高附加值先進陶瓷產品,特別是高端裝備中大量的陶瓷元件仍需進口,如手機中使用的片式壓電陶瓷濾波器,風力發電機陶瓷絕緣軸承和高端超細納米粉體等。
(相關資料圖)
2023年中國先進陶瓷材料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隨著先進陶瓷下游應用領域技術水平發展,對先進陶瓷供應商綜合能力要求大幅提高。一方面,要求先進陶瓷生產企業具備跨材料體系開發能力,依托多種材料體系能力,滿足客戶對各類先進陶瓷材料零部件的高性能要求;另一方面,高精尖陶瓷產品的國產化對先進陶瓷生產企業的表面特種形貌噴砂、新品熔射等表面處理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先進陶瓷作為新材料產業的代表、也作為國家大力發展的重要分支,近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結構陶瓷、功能陶瓷、電子陶瓷、半導體陶瓷、稀土陶瓷等技術、市場都在快速和高質量的發展。
國家新材料領導小組提出的新材料產業目錄中指出,新材料產業的類型分為三類: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先進基礎材料的具體分類包括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其中先進陶瓷就隸屬于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另外從國民經濟分類來看,先進陶瓷隸屬于新材料中的高科技產品目錄。
伴隨先進陶瓷各種功能的不斷發掘,其在微電子工業、通訊產業、自動化控制和未來智能化技術等方面作為支撐材料的地位將日益顯著,市場容量也將進一步提升;2020年,全球先進陶瓷市場規模約998億美元,年均增長約8%左右,預計2024年可達1346億美元。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國先進陶瓷材料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陶瓷材料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經過成形和高溫燒結制成的一類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高熔點、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優點,可用作結構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還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為功能材料。按陶瓷的制備技術和應用領域分類,可分為傳統陶瓷材料和先進陶瓷材料。先進陶瓷按化學成分可分為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 物陶瓷、硅化物陶瓷、氟化物陶瓷、硫化物陶瓷等。
按性能和用途可分為功 能陶瓷和結構陶瓷兩大類。功能陶瓷主要基于材料的特殊功能,具有電氣 性能、磁性、生物特性、熱敏性和光學特性等特點,主要包括絕緣和介質陶 瓷、鐵電陶瓷、壓電陶瓷、半導體及其敏感陶瓷等;結構陶瓷主要基于材料的力學和結構用途,具有高強度、高硬度、耐高溫、耐腐蝕、抗氧化等特點。
先進陶瓷產業主要集中在山東、江西、廣東、江蘇、浙江、河北、福建等幾個省份。其中,華東地區較大的先進陶瓷產業基地有山東淄博、江蘇宜興,華中地區較大的先進陶瓷產業基地有江西萍鄉,華南地區較大的先進陶瓷產業基地有廣東佛山。先進陶瓷材料產業鏈包括高純超細原料、先進陶瓷制品及以先進陶瓷為核心材料的元器件或零部件的制備。它是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這些年,醴陵市將其作為陶瓷產業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予以悉心培育扶持。
5G、云計算、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發展,帶動了以通信設備、消費電子、智能家電等為代表的半導體終端產品應用不斷擴充,尤其是中國消費市場快速增長,帶動了全球泛半導體產業生產基地逐步向中國內地轉移。泛半導體生產環節核心設備國產化進程不斷加快,其關鍵零部件國產替代及就近采購有利于產業鏈實現自主可控并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增強中國泛半導體產業鏈的全球競爭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先進陶瓷產品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2-2026年中國先進陶瓷材料行業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報告對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行業今后的發展方向、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技術標準、市場規模、潛在問題與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行業投資價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