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UP主密集公開宣布暫停更新
近日,在B站擁有接近400萬粉絲的UP主“靠臉吃飯的徐大王”發布視頻稱,未來要停更一段時間。而另一位擁有300余萬粉絲的UP主“-LKs-”也公開宣布,要暫時停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兩位百萬粉絲UP主接連宣布停更,受到外界關注。4月2日,有消息稱,多位UP主密集公開宣布暫停更新,“B站UP主發起停更潮”也隨之沖上微博熱搜。
大部分UP主表示平臺收益減少、收支難以平衡是停止更新的主要原因。
上市以來,嗶哩嗶哩的營業收入在持續增長,但其凈利潤虧損也呈現擴大態勢。B站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B站凈虧損為75億元,較2021年68億元擴大約10%。而B站2022年給up主的激勵/分成,達到91億元,同樣增長18%。
近期 ChatGPT 火爆異常,對 B 站也產生了影響。
B 站董事長兼 CEO 陳睿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稱,2022 年,科技知識成為 B 站內容生態中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2 億用戶在 B 站上觀看過科技類視頻。數據顯示,過去一年,B站人工智能相關視頻投稿同比增長超過 86%,ChatGPT相關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 2億。
內容生態是 B 站最寶貴的資產,也是該公司進行商業化的基礎,ChatGPT 相關內容的爆發對該公司實現 2023 年的目標或許將起到促進作用。
截至今年3月,B站泛知識內容占比41%,過去一年有2.43億用戶在B站觀看了知識類內容,是中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的5.5倍,知識類內容已成為互聯網內容的主流。
2023自媒體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
自媒體產業曾經是一股興旺發展的力量,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社交媒體的興起,自媒體成為了一個自由、開放、多元的創作和傳播平臺。然而,自媒體產業的繁榮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內容生產和分發的不平衡和不公。與此同時,自媒體創作者也面臨著內容審核和版權保護等方面的問題,
自媒體的興起也帶來了信息的噪聲污染。自媒體作為一種開放式平臺,在信息流量爆炸的時代,如何準確把握信息把關,是擺在自媒體面前的難題。自媒體種種亂象的背后,與從業門檻相對較低、從業者個人素質良莠不齊脫不了關系。數據顯示,到2021年,我國全職從事自媒體的人數達到了370萬人,而兼職人數則超過了600萬,一共有970萬人在從事自媒體行業。
這些問題往往需要平臺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政策和操作來解決。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自媒體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傳統媒體的壟斷地位開始被打破。傳統媒體雖然擁有廣泛的傳播渠道,但是它們的類別有限,信息傳播速度慢,對信息的選擇、加工和傳達都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而自媒體則突破了傳統媒體的種種限制,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傳播方式。自媒體打破了信息來源受限的瓶頸,使信息能夠隨時隨地地自由傳播,也讓更多的人有了發表言論的機會。
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通過網絡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
自媒體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
從21世紀初的博客到2009年新浪微博的上線,自媒體完成了原始的積累,2011年微信的面世將自媒體主戰場轉移到手機等移動終端上。2013年微信公眾賬號的面世將自媒體行業推向一個高潮。2014年以來,自媒體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微信公眾號、微博、百度百家、今日頭條、虎嗅網等多個自媒體平臺快速發展。當下,各大視頻網站相繼推出自媒體視頻節目,視頻自媒體將成為下一個行業熱點。2014年8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對微信自媒體為主的即時通訊公眾信息服務的運營劃出“七條底線”?!拔⑿攀畻l”顯然意在凈化微信自媒體生態。對行業的監管及規范有一定的正面效果。
現如今,自媒體開始進入資本時代,大額的投融資案例頻出,這也說明自媒體將進入行業整合的過程,目前數以千萬的自媒體中,缺乏核心競爭力,用戶粘性低,無法提供持續的優質內容的自媒體將消失,而那些掌握了粉絲資源的自媒體將開始往資本化、公司化方向發展。
在自媒體時代,媒體、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我們需要在開放性和自由性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信息傳播秩序和信息接受觀念,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媒體所具有的價值。
欲了解更多關于自媒體行業的市場調研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自媒體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