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行業市場投資情況?在油墨環?;臍v程中,油墨產品逐步去除重金屬、芳香烴,油墨產品的VOCs排放值也相對前代產品減少許多,環保性越來越高。隨著人類文明的推進與印刷業的發展,承印物材料在不斷地開發與拓展,印刷方式也不斷地推陳出新。油墨的生產工藝更加精良,油墨產品的類型和花色品種不斷增加。如無水膠印工藝的推廣使無水膠印油墨需求增大,靈活的數字印刷的興起也讓數字印刷油墨站上了歷史的舞臺。
【資料圖】
2023油墨行業市場容量及發展潛力分析
油墨行業市場發展到金屬版時期,由于水性墨不能均勻的涂于版上,于是發明了油性油墨,它是將顏料均勻分散在油脂中而制成。最初的油墨顏料是天然無機礦物質,連結料是植物或動物油脂。油墨根據所使用的連結料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質。主要有樹脂型油墨、溶劑型油墨、水性油墨和UV固化油墨。采用有機溶劑作為油墨連結料的,對環境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油墨的密度過大,主要是因為油墨中顏料的密度大所致。在印刷過程中,由于連結料無法帶動密度過大的顏料顆粒一起轉移,使顏料等固體顆粒堆積在墨輥、印版、或橡皮布表面,形成堵版現象。特別是在高速印刷或油墨稀度較大時,使用密度大的油墨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這類油墨,干燥速度慢,印品光澤度差,對承印物附著能力差。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給油墨行業帶來了生機,油墨制造中廣泛地采用了新型的合成樹脂和高級有機顏料。油墨,這個印刷業中最大的污染源,正在努力地減少其有機物的揮發和有害金屬的應用。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油墨工業的發展會朝著關懷生命、擁抱自然、和諧社會的大方向前行。
中國政府相繼出臺有關VOCs的相關政策,對于油墨企業的VOCs的排放做出相應的要求,引導油墨企業向低VOCs排放方向發展。
就我國油墨產業鏈整體而言,產業鏈上游主要以石油化工行業為主,其中以油類、樹脂類為主的連結料占整體原材料的約70%,中游主要是各類油墨生產商,按照用途劃分主要可分為印刷油墨企業和電子油墨企業。
疫情以來國際油價持續保持高位,疊加2022年俄烏沖突帶來的國際能源市場價格波動,上游原料成本較高,影響油墨涂料行業業績;下游隨著下游行業的不斷發展,加之國內外市場經濟逐步恢復,未來涂料油墨行業下游行業市場不斷擴大,也將帶動涂料油墨行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隨著環保和安全生產監管力度的逐步加強、對節能環保理念的不斷提升,UV油墨、水性油墨、全植物油膠印油墨等產品,特別是UV油墨等環境友好、高效、節能、適應性好、經濟的優勢逐漸體現出來。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的油墨企業大多分布于東南以及南部沿海區域。其中廣東省共有1.18萬家,占據油墨企業總數的32%。江蘇和山東的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三千家,分別有3475家和3231家。浙江、上海、福建等省市的相關企業數量排名靠前。
油墨行業市場容量
電子行業油墨是油墨行業的新型下游之一,伴隨著電子制造業和通訊業的發展,電子行業迎來高速增長期,我國電子油墨市場快速增長,中國油墨行業增長整體平穩。
中國油墨行業市場規模從331.6億元增長至553.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0.8%。預計隨著電子行業快速增長,油墨行業有望持續增長。
油墨市場產量分析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全球油墨制造業產量不斷上升,全球油墨年產量約達420至450萬噸,其中我國油墨產量約占總產量的17%,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油墨生產制造國。
印刷油墨企業包括洋紫荊、新東方、天津東洋和天龍油墨等,電子油墨包括杭華股份和廣信材料等;下游主要分為印刷行業和電子行業企業兩類。油墨下游行業分為印刷業和消費電子行業等,作為普通油墨下游行業的市場規模的印刷業在近年來整體表現為穩步增長趨勢。
目前,多種技術疊加的復合型防偽激光鐳射標簽。各種先進防偽技術都涵括在內,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 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的產品監管與安全追溯 防偽包裝與與產品品牌保護技術發展 智慧包裝萬物互聯與商品信息化技術發展防偽紙張、顏料、油墨。多層防偽通道,最先進的鐳射光刻技術,在不同的角度,呈現不一樣的線條效果。此材料運用在標簽上,可確保產品的唯一性。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中國油墨行業需求概況
一、中國油墨行業需求情況分析
二、中國油墨行業市場需求特點分析
三、2023-2028年中國油墨市場需求預測分析
油墨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油墨行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油墨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是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
油墨市場調研消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油墨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