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行業市場前景如何?寶馬在今日財報年會中表示,集團預計今年將持續盈利,汽車板塊息稅前利潤率大約8%到10%之間。2023年,純電動車仍將是銷量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有望實現較高的兩位數增長。
2022年,寶馬集團在全球市場共交付超過21.5萬輛純電動車,同比增長超過一倍。他們不僅希望現有的寶馬車主可以轉型購買純電車型,還有望吸引到其他品牌的客戶,以此繼續擴大在純電領域的市場份額。到2030年,寶馬集團計劃向全球客戶累計交付超過1000萬輛純電動車。
為了實現2023年純電車兩位數的銷售增長目標,該集團已經在全業務鏈范圍做了相應布局。
(資料圖)
在電池和電驅技術方面,新世代車型將采用寶馬的第六代eDrive電力驅動系統和新一代鋰離子電芯,在總體成本降低50%的同時,實現能量密度提升超過20%、續航里程提升30%、充電速度提升多達30%。為此,寶馬在去年與寧德時代(384.030, -3.97, -1.02%)、億緯鋰能(64.030, -1.58, -2.41%)、遠景動力等企業簽訂超過百億歐元的電芯合同。在今年下半年的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上,寶馬集團將公布新世代車型的更多細節和規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
電動車行業發展投資分析
2021年,全球電動車市場產銷表現都十分強勁。2021年全年德國電動車銷量超過68萬輛,同比增長73%,它是歐洲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也是增長最快的電動車市場之一。英國2021年純電動汽車注冊量為19萬輛,超過了前5年的總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注冊量為11.5萬輛。法國2021年電動汽車的注冊量也迎來了明顯提升,銷量至31.5萬輛以上,同比提升62%。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法國電動汽車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78萬輛,其中接近50萬輛為純電動汽車。
近年來,我國汽車產業抓住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轉型機遇,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培育新增長點,一批核心技術相繼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車連續7年產銷全球第一,汽車強國建設再上新臺階。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預計未來太陽能電動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目前,產銷同比分別增長48.8%和55.9%,環比分別增長30%和28.7%,出口同比增長79.5%……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日發布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出口也展現出旺盛勢頭,持續成為汽車行業發展亮點。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介紹,2月份我國電動汽車產銷分別達到55.2萬輛和52.5萬輛,市場占有率達26.6%。今年1月至2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97.7萬輛和9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8.1%和20.8%,市場占有率達25.7%。
數據顯示,電池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全球總市場份額預計將從 2020 年的 4% 增加到 2030 年的 34%—58%。到204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將增加到 70% 到 100%。這意味著電動汽車市場的巨大增長空間。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而且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傮w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高端優勢產能仍處于緊缺狀態,低端產能出現一定的過剩情況。預計,到2030年,太陽能電動車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歐元。10年后將達到400億歐元大關。
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國內電動車產業迅速增長,從弱逐漸到強,在中國眾多的產業中獨樹一幟。目前,我國電動車市場主要是由電動輕便摩托車和電動摩托車以及電動自行車組成,前兩類占據了60%的市場份額。
隨著特斯拉(Tesla)、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特汽車(Ford Motor)及其電池供應商擴大新工廠的規模,這會帶來成本節約,價格可能會繼續走低。大眾、日產和現代等公司的新電動汽車也將增加競爭壓力。
從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白熱化階段以來,小微型電動車憑借自身的優勢以及政策的推動,且在“神車”五菱宏光MINI EV強勢帶動下迎來迅猛發展,同時越來越多的入局者也說明了該市場仍有發展潛力待發掘。
新能源車產業的迅猛發展也帶來動力電池需求大增,導致供需緊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52萬輛,同比增長1.6倍,預測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達500萬輛。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時下可圍繞龍頭企業,以企業戰略布局推動行業戰略布局的方式整合上下游資源,以確保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持續發展,實現多方共贏。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共有29家企業在生產、銷售共計53款A00級純電動車。
2022年,眾多車企涌入增程式賽道,長安、吉利、哪吒、自游家、零跑、東風都對增程式汽車大力布局。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有300余家增程式電動汽車相關企業。其中,2022年新增注冊企業年度增速為8.5%。
電動車行業前景分析
汽車出口正在成為推動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引擎。2月,我國汽車出口延續良好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7萬輛,同比增長79.5%。比亞迪出口1.7萬輛,同比增長12倍。
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說,當前中國汽車工業正經歷著“由大到強”的關鍵性蛻變:一方面必須在質量安全、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等“內功”上做深做實,不斷打牢產業根基;另一方面,要加快數字化、全球化發展,更高水平地參與全球競爭,不斷向產業價值鏈高端攀升。
技術創新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核心驅動力。新能源汽車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品牌和產品競爭力,消費者認可度也將越來越高。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和增程式技術路線的優勢逐漸顯現,越來越多的國內車企開始布局增程式產品。2022年國內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進一步提升,預計到2025年,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有望突破50萬輛。
電動車行業報告對中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電動車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電動車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3-2028年中國電動車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